佳博体育app入口-新版APP下载

勐景来:乡村特色旅游蓬勃发展

2023年09月20日 09:45:59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通讯员/西掌旅


蜿蜒宁静的打洛江、雕刻精美的塔林、古朴别致的木楼……这是位于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民小组内的特色景观。在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傣族村寨,有保存完好的傣族干栏式建筑,有迷人的热带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傣家风情。

近年来,勐景来村民小组聚焦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类实施、示范带动、资源共享,打造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传统村落保护、农业休闲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文化旅游景区,走出一条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子。


好规划带出好风景

勐景来村民小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既发展乡村旅游,又为游客保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规划出傣族传统村寨保护区、田园风光游览区和热带特色农业种植区三大功能分区,拆除异化老化建筑,统一传统干栏式建筑风格,景区“热、傣、水、边”特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按照傣族传统生态观,村民小组把“禁止毁林、毁木、爱护村内古木”“严禁私搭乱建”纳入村规民约。对村内古树名木逐一登记、建立名录,实行挂牌保护,寨子周边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得到较好保护和利用。

同时,注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断加大对当地傣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使得傣族造纸、慢轮制陶、古法榨糖等传统手工艺被延续并保存。


好风景带来好体验

勐景来村民小组充分利用靠山近水、风光绮丽的优势特点,为游客量身打造体验自然生活和民风民俗的惬意旅程。将美丽的田园观光游览道、橡胶林等自然风光与慢轮制陶、傣锦、竹编等传统技艺有机融合,让游客感受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的气息和脉搏。

在这里,游客可以悠哉惬意地享受自己的步调节奏,欣赏世外桃源般的勐景来,感受“诗与远方”。雕刻精美的塔林和古朴别致的傣家竹楼掩映在花草绿竹间,房子上的檐角诉说着古老而悠远的繁华变迁,每一秒光阴里都是自由与惬意的声音。白天,可以穿行村寨之间,体验村景一体的傣家村寨之美。入夜后,可以到村民家中“沉浸式”体验民居。


好体验带旺好人气

借助傣族传统生活带动效应,集中打造“网红打卡地”“边境观光地”“民生幸福地”。在村寨游览道沿线和各家庭院设立了制陶、造纸、榨糖、酿酒、织锦、打铁等10余项传统技艺展示点,吸引游客参与体验。还有每天进行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傣族传统文化展演,既丰富了游客的旅途内容,又保护传承了传统文化。

依托天然的中缅边境风情和文化,村民小组深入挖掘边疆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自然风光,着力打造中缅边境红色旅游文化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村民小组辖区内的中缅218号界碑已成为游客必选的打卡地。

通过构建“旅游+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景区企业和村民小组将吸引村寨参与、村民共同致富作为景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带领村民从一个纯农业型村寨逐渐转变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体,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多赢局面。

好人气带热好产业

“我们通过公司支付村寨管理费、景区门票分成、对村民土地进行租赁、提供景区就业岗位、打造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和扶持农户自主经营等方式让村民增加收入渠道,实现增收致富。”勐景来景区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为了增加居民收入,勐景来村民小组构建以旅游企业为龙头的农村非农经济体系,实现旅游红利由村民共享,并通过集休闲、种植、培育、展销为一体的“企业+农户+互联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景区二次消费,实现村民创收、企业盈利。

同时,着力推动旅游经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大健康、田园、康养综合体发展模式,结合“农、康、体、旅”的建设,坚持景区化、高端化、生态化、智慧化发展,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形象,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

如今,千年古寨勐景来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及省、州、县20余项荣誉称号。一座山清水秀、业兴民富的傣族特色旅游村庄正蓬勃发展。